在五臺山風景名勝區臺懷鎮中心寺廟普化寺、黛螺頂后邊背靠的是有名的白馬山,白馬山的東邊山谷叫棲賢谷,谷中隱藏著適宜清修的四大古洞,由谷口向里分別是:觀音洞、地藏洞、普賢洞、文殊洞。
這些傳說中四大菩薩在五臺山修行過的隱秘靈跡,吸引了無數閉關修煉的僧俗弟子,前來洞內參拜、閉關、清修!文殊洞在山溝最里邊,文殊洞尤以地處險峻,風景迤邐,奇洞怪石,引人入勝!
文殊洞始建於清光緒年間。據寺內老僧傳說,清朝時期,五臺山來了一位老僧,老僧常伴一只喚作“二蘋”的猛虎,老僧常帶著猛虎四處云游,人稱「伏虎羅漢」。
伏虎羅漢化身的老僧朝拜完五臺山東臺頂下來,路過處于東臺南側的文殊洞,見此處山勢奇異,更兼有文殊菩薩修行過的文殊洞,隨發心在此修行。伏虎羅漢化身的老僧曾掛單於顯通寺,同時也受顯通寺的資助、供養,常住於文殊洞修行。顯通寺會派專人半月送一次糧米。。。。。
當時文殊洞旁清涼社村中的小孩到老僧住所淘氣,惡作劇地伏于老和尚的房梁上,在和和尚吃飯時從梁上便溺于他正吃飯的碗里。老和尚告訴清涼社村里小孩的父母,小孩年幼無知,但是作為大人一定要好好管教孩子,讓孩子善良愛人才好。可是小孩父母不以為然,推脫不管。
就在當天傍晚,村里人的牛馬放牧回來,要關到位于村口牛棚時,奇異的事情發生啦,所有的牛到牛棚口就驚懼的離開。村里人覺得奇異,趕快到牛棚柵欄口朝里一看,也大驚失色,牛棚里赫然一只猛虎蹲坐牛棚內。
村里人想到老僧曾有一只猛虎相伴,知道應是猛虎為老僧出氣來教訓人們。大家齊聚文殊洞老僧門口,給老僧認錯賠罪后,希望老和尚召回老虎,讓人們的牛群可以再回牛棚。老僧看人們都已知錯并有悔意,便對著牛棚一聲呼喚,老虎應聲回來。。。。。
后來過了許久,顯通寺送糧食給老僧的師父到文殊洞送給養時,發現老僧端坐于文殊洞前,已經入滅。而且發現老僧圓寂后,老虎繼續蹲坐陪伴于老僧身側,過了一段時間,老虎因拒絕進食,蹲臥于老僧身旁滅度。
人們為紀念老僧,在文殊洞下的平臺為老僧修了肉身殿、肉身像供人們參拜。這些神奇古物都毀于自然破壞和文革期間,后來在原文殊洞舊址能看到的只有石砌地基,殘垣斷壁一堆瓦礫,現在我們看到莊嚴的文殊洞數套院落和華麗的殿堂都是2005年后重建的。
五臺山大塔院寺在2005年開始劵資修飾了久已毀棄的寺院,古文殊洞重放異彩,現任主持釋普興大和尚負責整個古寺的維修和管理。文殊洞的早晚課各有2小時,師父們經常自己動手工地干活,節約費用。大部分季節師父們都有近10個小時在精進做早晚課、普佛念經、聽顯密講經。文殊洞的師父們是沒有時間像游客景區看到的師父一樣在鎮子里溜達的。。。。。
修復的文殊洞有三套院,寮房院,金剛殿,大殿,經后院臺階爬到頂是一層供燈房,可以為求學業、求事業供燈
供燈房頂的二層為古文殊洞。文殊洞內傳說便是文殊菩薩修行之地。不足十個平方的內洞,天然石洞中石筑佛臺上端坐尼泊爾式文殊菩薩銅像。即使夏季洞內都顯得寒氣逼人,
現在的文殊洞已經可以接待四方信士的朝禮和拜偈。文殊洞的居士樓還可以容納50多人的住宿,文殊洞齋堂的川味羅漢菜也非常可口!
在文殊洞外北側的空地上,普興大和尚又在主持興建文殊洞大法堂,法堂分上下兩層,封頂后的法堂可容納千人聽經講法。。。。。。
我們祝愿大威德一派大德寂度大和尚在法界繼續護持他的弟子們完善文殊洞的修建,恢弘道場,莊嚴佛國。(張春曉整理)
長按下面二維碼,加入五臺山拜佛旅游咨詢微信公眾平臺。獲取更多拜佛咨詢、佛學知識、自駕自助線路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