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圣地五臺山,有一處圣境靈洞,它即是佛母洞。神奇的佛母洞聲名遠播,佛教徒到五臺山朝圣,游人到五臺山攬勝,都把登臨佛母洞作為一件幸事、快事。這正是:名山有圣跡,靈洞天然成。佛母洗塵世,重生轉乾坤。
提到佛母洞則應該先先了解五臺山。
五臺山,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這里五峰聳立,氣候涼爽,被譽為清涼勝境。《清涼山志》載“五峰聳出,頂無林木,猶如壘土之態,故曰五臺。”“以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故曰清涼。”
《佛說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載“佛告金剛密集主言,我滅度后,于此南瞻部洲東北方,有過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曰五頂,文書童子游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及有天龍八部圍繞而供養”震哪國故稱為中國,充分說明五臺山是名山中唯一在佛經中記載的,文殊菩薩講經居住道場。
五臺山佛地臺懷寺廟群盛景
東漢永平11年摩騰竺法蘭慧眼發現文殊圣境而建寺,歷代帝王多有臨幸此地,五臺山得以繁榮昌盛,明代五臺山寺廟達到頂峰360余座。
據清涼山志載:“嘉靖末,道方者,夜游至此,見神燈萬點,既出旋入,放隨入,見玉佛像,森列其中,穹隆深迥,進里許,諳燃聞波濤,沭佈不能出,念觀音名,愿造像,忽見一燈,尋光得出,乃造石佛于洞口。”道方者造石佛于洞口,就是佛母洞建寺之始,明嘉靖距今已有500多年啦。佛母洞現存四尊明代石刻佛像,稱為該寺珍貴歷史遺跡,同時也是該寺起源和延續的佐證。
佛母洞座落在南臺東南支脈巍峨俊秀的山崖間,寺院因有天然生成的,外形如孩子出生的洞穴而名佛母洞,由臺懷鎮大白塔中心區位置開車下行10公里,白云寺村右拐爬坡,1公里到達佛母洞山腳下。從山腳下停車場通往山頂要經過1680級臺階,大汗淋漓后才能登頂。達成佛母轉生,過程之艱辛可見一斑。
進入佛母洞院門,院子里豁然開朗,層層殿宇直插山崖,左側有通往佛母洞的佛殿。穿過佛殿背后的小門,就是頂高5米的外洞洞口,往里走洞口逐步收縮,往前7-8米,直到看到一個一米高石檻,躬著身子才能進入內洞,內洞盡頭才是離地1米許的扁形小石洞--佛母洞。
只有親自看到,慘才能領略大自然的造化神奇,簡直太形象啦。進入洞口需要左手向前,側著身子蛇形蠕動,雖然洞口傾斜向上,肉感滑膩,但緊湊的細洞有1米多長,需有人推一把,或里面有人拽一把,才能順利進入。洞內鐘乳石形狀各異,但頗似人體的內臟,心肝腸肚,脊骨等栩栩如生。天工巧成的洞內鐘乳石,幻化成各種人體器官,怪不得名佛母洞,鉆洞為“投胎佛母”,出洞意味著“佛母重生”,您不想來試試么?
記住進入佛母洞轉生投身的方法是,進洞左手在前,出洞右手在前,如此方能順暢轉生。
佛經記載,釋迦摩尼佛白象投胎進入摩耶夫人體內,夫人懷孕三年,才從右肋誕生了悉達多太子,太子19歲厭倦宮廷生活,出外遍訪高人而不得正法,于是在尼連禪河邊的畢缽羅樹下,坐靜7天,悟出正道。所以佛母洞即是佛母摩耶夫人生育佛母的造化靈秀。也又說文殊菩薩作為眾佛之母,萬佛之師,進洞則可洗滌靈魂,增加智慧。
五臺山百歲老僧夢參老和尚說:進佛母洞一次,永不退轉人身。六道中人生難得,正如 一個偈子說:人生難得今以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杜此身。
由于慕名來佛母洞,尋求佛母投胎的人實在太多,造成每天踩踏擁堵爭執,有很大的安全隱患,2017年,忻州市公安局發出通知,封閉洞口。大部分游客是無法進洞的。佛母洞寺廟的居士或許能有進洞機會。
上一任佛母洞住持悲月大和尚,為五臺山佛教協會副會長、佛教協會秘書長,畢生奉獻佛教事業,把佛母洞建設成委莊嚴的佛國道場,大和尚在2020年圓寂,世臘48年。
現在佛母洞的住持為伽明師父,年輕勤勉,師父率眾勤修戒定慧,莊嚴佛凈土,在海拔1900米的山巔佛寺,每天在晨鐘暮鼓中為所有蒼生祈福。如果您緣分具足,來五臺山時候,也爭取得緣替您引薦師父,鉆一次佛母洞,投胎佛母,進出再生洞轉世一次。
關注下面二維碼,關注五臺山拜佛咨詢平臺,為您提供五臺山進山門票預約,酒店預訂、佛系導游、拜會高僧、引薦名師,特別事宜,普佛進洞咨詢電話:0350-6543333,微信13803449234
拜見佛母洞伽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