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洞,地處棲賢谷內,清涼社村南的突兀上升的石崖壁上。傳說明代僧人始搭廬建寺。主要依托寺內的四孔天然石洞結廬修行。
最南端的石洞為華嚴洞,石洞在懸崖上天然而成,南北通透,洞內冬季溫暖,夏季極其寒冷。華嚴洞洞內現在供有寺廟師父從其他寺廟化緣來的三尊小佛像作為表法,分別是華嚴世界的圣者釋迦牟尼佛,及其左協侍文殊菩薩、右協侍普賢菩薩。2015年無錫的唐女士供奉了一尊密宗文殊菩薩,使洞內有了一尊較大的佛像。
北端山崖上開辟出一塊平地,并做了玻璃封頂,室內儼然是一個陽關房的殿堂,供有華嚴三圣小佛像,1.6米高的阿彌陀佛大銅佛像。室內的三孔天然石洞,現在最右側的做了臨時廚房,左側一孔石洞做了臨時庫房。中間一孔石洞稱普賢洞,洞內供有釋迦摩尼佛的左協侍、四川峨眉山的普賢菩薩小石像。這些都拯待有緣并發心的大護法出現,把三孔天然洞內的佛像莊嚴起來。
寺內的住持現在是釋昌禮師父。昌禮老和尚獨居于清苦的的山巔,寺廟不夠完善,殿堂佛像殘破,通往山頂石階等等都需要修繕,實屬困難,急需善男信女來關注布施修繕寺廟及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