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池又為觀海寺,位于五臺山臺懷鎮(zhèn)攤子村南1公里,過清水河小石橋,爬上隱于綠蔭的石鋪小徑,彎曲前行400米,紅墻露出一偶,就是隱于深山的--明月池。傳說池水中的觀看出景物各不相同,不同的景物影象各有不同的預示,比如看出的動物或其他可能就是自己的前世所現(xiàn),也就是池水中可以看出每個人的前世今生。。。。。。
寺廟始建于北魏,整個寺院坐北向南依山而建,門前明月清風的木牌樓頗有古風。
明月池寺內(nèi)現(xiàn)存有大雄寶殿、金剛菩薩殿兩大殿,其中金剛菩薩殿正面3間,殿額高懸乾隆皇帝親筆手書的“笑提明月池”木匾一塊。是五臺山乾隆帝遺留的有一個文物墨寶。上書“盤轉(zhuǎn)山腰至山寺,蒼松怪石清絕倫。寺額明月池三字,尋勝笑昔題非真。”
殿內(nèi)的密跡金剛菩薩造型奇特,是五臺山唯一的一尊黑色木刻菩薩像,密跡金剛黑臉黑身、表情駭人、身形偉岸,右腳登山,左腿屈起,腳踩風火輪,臂上纏繞長蛇,手中執(zhí)日月、劍戟等法器,所以此像又稱“九頭十八臂黑金剛菩薩”。這也是文殊菩薩的“三十二相”之一。
明月池西院的小房子內(nèi)中有一石頭壘砌呈長方形的外井。內(nèi)井石鑿圓形水池,孔中有泉水滲出,水色透明,清澈見底。相傳曾有人在漆黑的夜里,看見池內(nèi)有明月。人們以為菩薩顯靈,觀海寺因此逐漸被改稱為明月池。每年的六月大會期間,會有一些虔誠的禮佛者來當池邊一飲“佛水”,走時,還會帶些回去以求消災面難。
金剛手中法器的象征:日、月象征主宰宇宙的無量佛法;弓、箭象征降魔伏妖;龍象征吉祥如意;缽象征對佛祖的虔誠。
解放后明月池的住持為能成老和尚,老和尚愛國愛教,勤于勞動,種植寺廟周圍的樹木,綠化五臺山,文革時期曾經(jīng)作為全國勞動模范接受過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的接見。2003年90多歲時圓寂于寺內(nèi),塔建于寺后山坡。
現(xiàn)在的住持為萬如法師,萬如師敬遵師囑,寺院殿宇得到很大的改觀,山下通往寺院的道路也可通行小型車輛到寺前,改變了寺院的交通面貌,寺院僧人也增加不少,寺廟也成為五臺山游客更喜歡的去處。(張春曉文照)
明月池水旁香客送的的錦旗
從密跡金剛即是穢跡金剛法像來看,此寺顯然是穢跡金剛法的古道場。
寶霞法師奉此寺為穢跡法的祖庭之一,其當年在五臺遇鼓山派僧人學得穢跡法及圓寂后將身骨分出一份送歸此寺建塔收存足以說明此寺在穢跡法中的重要。
因為金剛和祖師的加持,明月池也被穢跡密法修行者秘密朝禮著。有很多穢跡宗師都在這里留下了參訪、交流、弘法的足跡。
長按下面二維碼加入五臺山旅游咨詢平臺:獲取五臺山旅游新聞、攻略、酒店、寺廟介紹。服務:散客旅游、僧團朝拜、同業(yè)團散。電話0350-654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