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皇帝歸山詞
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
黃金白玉非足貴,唯有袈裟披最難。
朕為山河大地主,憂國憂民事轉煩。
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閑。
來時糊涂去時迷,空在人間走一回。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
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
不如不來亦不去,也無歡喜也無悲。
悲歡離合多勞意,何日清閑誰得知。
世間難比出家人,無牽無掛得安閑。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披百衲衣。
五湖四海為上客,逍遙佛殿任君嘻。
莫道僧家容易做,皆因累世種菩提。
雖然不是真羅漢,也搭如來三頂衣。
兔走鳥飛東復西,為人切莫用心機。
百年世事三更夢,萬里江山一局棋。
禹尊九州湯罰夏,秦吞六國漢登基,
古來多少英雄漢,南北山頭臥土泥。
黃袍換卻紫袈裟,只為當初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緣何落在帝皇家。
十八年來不自由,南征北戰幾時休?
朕今撒手歸西去,管你萬代與千秋。
詩的作者是清世祖,是大清朝入關第一個皇帝,人稱順治帝(順治,清世祖(1638----1661)愛新覺羅.福臨,黃太極第九子。六歲登基,叔父多爾袞,濟哈郎攝政)在位十八年。有建樹,修有《大清律》,其中十八歲生康熙。二十四歲時即1661年駕崩。
皇帝不愧是皇帝,能看透天下一切,歷史上無人能及,僅此他一人而已。現在人還有多少,沒有看透名和利,人生也不過如此,江山易改人難做,今生修行今生錯,年年修的人富貴,百年修得人無錯,莫怨今生愁與過,來世為王百年做,省的今生多蹉跎,怨天怨地怨自己,多年心機一堆泥,望你解開天人意,不枉此生立天地,看破人生人天齊,來世做回真自己。!!!
明末有位老僧,在峨眉山高峰結茅庵隱居。老僧終年不下山,不吃飯,不喝水,閉目打坐。有一個小和尚跟著他,不時下山買米做飯自己吃。就這樣老僧打坐了十多年,徒弟跟隨了十多年。
一天,老僧忽然睜開眼睛,對徒弟說:“我要走了,你好好呆在這兒,不要下山”。徒弟聞此言牽著老僧的衣服大哭,不希望師父離去。老僧勸慰說:“不要悲傷,我們師徒還有見面的一天。”遂從袖中取出一幅畫軸,上面畫著老僧的形像,肖像上眼睛、耳朵、嘴巴、鼻子都有,就是沒有眉毛。老僧要徒弟珍藏師父肖像,說:“我走后,經過十二年,你就下山找我,看見人就拿出畫給他看。如果有人幫你為肖像畫上眉毛,那人就是我。”交代完,老僧就飄然而去。
不久張獻忠流竄入四川,使川民血流成河。老僧的徒弟恪遵師父吩咐,沒有下山,所以性命得以保全。十二年的期限到了時,徒弟才下山,此時清兵入關后,愛新覺羅·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繼位,稱大清世祖章皇帝,年號順治。
小和尚輾轉云游了十多年,走遍天下尋找師父,卻一直沒有找到。后來徒弟討飯討到北京,恰逢順治帝到郊外狩獵。小和尚不知這是皇家隊伍,只牢記師父的囑咐,于是竟上前冒犯御駕,請求順治帝看畫。侍衛大驚,想逮捕老僧徒弟,順治帝卻制止了,要小和尚不妨打開畫軸來過目。小和尚打開畫卷后,順治帝一看,詫異的說:“這肖像怎么沒畫眉毛呢?”命令左右取硯臺、毛筆來,順治帝親手為肖像添上了眉毛。
老僧徒弟此時早已淚雨滂沱,跪倒在地上大喊“師父,我可找到你了!……”。眾人面面相覷,順治帝也吃驚不小。于是小和尚把老僧的囑咐原原本本說了一遍。順治帝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的前世是峨嵋山老僧啊!怪不得總有出家的念頭冒出來。
1638年3月15日出生的順治帝,馬上要過23歲生日時,于1661年2月5日,黃歷正月初七子刻,拋棄帝位出走,與徒弟遁跡于五臺山深山古寺之中。世祖離位后,皇三子玄燁于順治十八年繼承皇位,史稱康熙帝。康熙帝五上五臺山,目的之一就是探訪順治帝蹤跡,康熙皇帝輾轉于五臺山各寺探尋,在鎮海寺、清涼寺、善財洞,屢次都是晚來一步,終未如愿見到出家父皇。
鎮海寺曾經查到蹤跡,因為出家的順治帝打了寺廟的一摞碗,受責離開,留給康熙兩個字“八x”,上下相合為父,后來康熙在景德鎮官窯燒了整窯瓷碗送到鎮海寺,替父受過還債。
長按下面二維碼關注五臺山旅游咨詢平臺:獲取五臺山旅游新聞、攻略、酒店、寺廟介紹。服務:散客旅游、僧團朝拜、同業團散。神舟旅行社咨詢電話0350-6543333,手機微信1380344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