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杵:就是多吉,兩頭都是燈籠狀。
金剛撅:一頭是佛像,一頭是三棱尖。
降魔杵:一頭燈籠狀,一頭是三棱尖。
金剛杵,梵名瓦支拉,藏語稱“多吉”,曾音譯為伐折羅、縛日啰、伐折啰、跋折啰、伐阇啰。又叫做寶杵、降魔杵等。原為古代印度之武器。由于質地堅固,能擊破各種物質,故稱金剛杵。在佛教密宗中,金剛杵象征著所向無敵、無堅不摧的智慧和真如佛性,它可以斷除各種煩惱、摧毀形形色色障礙修道的惡魔,為密教諸尊之持物或瑜伽士修道之法器。曼荼羅海會之金剛部諸尊皆持金剛杵。真言行者亦常攜行,蓋以此杵象征如來金剛智,用以破除愚癡妄想之內魔與外道諸魔障。
金剛橛,原是兵器,后來被藏傳佛教吸收為法器,有銅、銀、木、象牙等各種材料制成,外形上大同小異,都是有一尖刃頭,但手把上因用途不同而裝飾不同。有的手柄是佛頭;也有的是觀音菩薩像,頭戴五骼髏冠,最上端又有馬頭。它含有忿怒,降伏的意思。修法時在壇場的四角樹立,意思是使道場范圍內堅固如金剛,各種魔障不能來危害。
降魔杵即金剛降魔杵,藏語音譯普巴杵,又名羯磨杵,是藏傳佛教中的一種法器,原也屬于古印度兵器的一種,現在被佛教引用為法器之一。其一端為金剛杵的樣子,另一端為三棱帶尖之狀,中段有三個佛像頭為柄,一作笑狀、一作怒狀、一作罵狀。此法器通常為佛教密宗修降伏法所使用,用以降伏魔怨,表示具有威猛法力。
金剛杵、降魔杵與金剛橛的區別
金剛杵和金剛橛差異比較明顯,你可能已經知道了。但金剛橛和降魔杵的用途不同:
1,首先,金剛橛是密教修法時于壇四隅所立之橛,用以結界,使道場之地堅固如金剛,諸障不能侵入。而金剛杵,在密教中則象征摧滅煩惱的菩提心,是諸尊之持物或修法的道具,于曼荼羅海會的金剛部諸尊都執持金剛杵。真言行者也常常攜行,因為此杵象征如來金剛的智用,能破除愚癡妄想的內魔與外道諸魔障。
2,降魔杵的樣子一般為一端是金剛杵的樣子,另一端是三棱帶尖,跟金剛橛的尖挺像,但是金剛橛的另一端是佛、菩薩、明王之類的頭像,根據用途不同裝飾不同,區分的方法就是看尖頭的另一端是金剛杵還是頭像。
至于用途,簡而言之,金剛橛是用來在壇場的四角上豎立結界的,而金剛杵和降魔杵是修行人手中的法器,金剛杵用來修成就、加持等法,不同部用的杵也不同;降魔杵是用來修降伏法的,可以降伏魔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