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西省西部呂梁山的西麓的磧口古鎮,雄踞奔騰洶涌的黃河之濱,明清至民國年間,磧口鎮是山西省呂梁市臨縣下轄鎮,北距臨縣城48公里,南與柳林縣黃河名鎮孟門鎮相接,東與林家坪鎮相連,北與叢羅峪鎮接壤,西與陜西吳堡縣隔河相望。全鎮面積108.45平方公里。
磧口古鎮自古以來就是軍事要沖,在明清至民國年間憑黃河水運一躍成為我國北方著名商貿重鎮,西接陜、甘、寧、蒙,東連太原、京、津,為東西經濟、文化之樞紐,享有 "九曲黃河第一鎮"之美譽。
走在磧口古鎮的街道,仿佛回到古老的歲月,耳邊似乎響起船工的唱,纖夫的號子,似乎看到背劍的俠客、殺伐的場景,整個古鎮拍古裝電視劇,絕對是一個無需裝飾布置的絕佳古色古香外景地。就連你住的客棧都是石頭壘砌數百年歷史的原始老店。
黃河晉陜峽谷中部,因黃河磧口段的大同磧而得名。黃河由北而來,湫水從東而至,臥虎山橫亙鎮北,黑龍廟雄峙河東,山環水抱,陰陽交會,山的氣勢,河的雄渾,形成了"虎嘯黃河,龍吟磧口"的壯麗圖景。
磧口古鎮的繁榮緣于大同磧的驚險,大同磧號稱"黃河第二磧",是一段近500米長的暗礁,落差10米,水急浪高,船筏難以通行,
遂成為黃河北干流上水運航道的中轉站,并由此而得名。當時,西北各省的大批物資源源不斷地由河運而來,到磧口后,轉陸路由騾馬、駱駝運到太原、京、津、漢口等地,回程時,再把當地的物資經磧口轉運到西北。鼎盛時期,磧口碼頭每天來往的船只有150艘之多,各類服務型店肆300多家。日復一日,磧口便以"水旱碼頭小都會"的美名傳遍南北。現鎮內有數量豐富且保存完好的明清時期建筑,主要有貨棧、票號、當鋪等各類商業性建筑和廟宇、民居、碼頭等,幾乎包括了封建制度下民間典型的漕運商貿集鎮的全部類型。由于古鎮至今還是原始質樸的居民生活形態,所以又有"活著的古鎮"之稱。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磧口是華北通往延安的主要運輸口岸,當時鎮內建有軍工廠、軍衣廠,為繁榮邊區經濟和解決八路軍、解放軍的物資發揮了重要作用。1948年3月23日,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東渡黃河夜宿于磧口,后轉到西柏坡指揮了全國解放戰爭。現鎮內保存有毛澤東東渡黃河紀念碑和路居處等。
黃河邊交通要塞磧口古鎮的獨特位置,造就了這個原始古樸小鎮的赫赫聲名。磧口地處當年山西與內蒙古、晉陜商道水陸交通的中心點,是商品的重要集散地;其次,磧口鎮位于湫水河與黃河交匯處,湫水河攜來了大量泥沙,擠占黃河水道,黃河河床在磧口由400米猛縮為80米,混濁的黃河水像一頭被惹怒的雄獅--"黃河行船,談磧色變",除了極有膽識的老梢公,幾乎沒有人敢在磧中行船。于是,雄心勃勃商貿轉運的商人們只有"望磧興嘆",極不情愿地將滿船的貨物卸在磧口鎮碼頭,再雇傭駱駝騾馬馱隊和鏢師護送押運經陸路轉運華北及南方各省。
在建國初年以前,磧口古渡成為一個地理上的極限。無論大小、遠近的船筏,一到磧口便意味著水路運輸的終結和陸路運輸的開始。而那高高聳立在磧口臥虎山上的黑龍廟,便成了商人們時時企盼的吉祥路標,望著飛檐挑梁的廟宇,商人們長長地松一口氣,終于可以腳踏實地,暫時告別那艱險的黃河水道。他們將貨物卸下,提起行囊,極為氣派地跨進客棧,要來一盤油炸花生米,一壺當地的老黃酒,極閑暇地品味著。有些倦意了,便坐在房間里的太師椅上,在昏暗的燭光下撥著算盤,仔細地清點著幾天來的買賣結余,算盤聲和著窗外的陣陣喧鬧,極為動聽地響起來。
黃河東岸邊的磧口古鎮憑借黃河水運,從清乾隆年間到抗戰爆發,200多年間,一直是中國北方著名的商埠重鎮,從此不再下屬于定湖縣(今柳林縣孟門鎮)。西接陜、甘、寧、內蒙古,東連太原、京、津,差不多吸引了大半個中國的商人,成為東西經濟文化交流的樞紐。據鎮上黑龍廟清道光年間碑文記載,零星商販不計,僅店鋪字號就有20余家。其間,船筏在黃河里穿梭,駝鈴在山谷間回蕩。商賈云集,店鋪林立,一街燈火,晝夜輝煌,接不完,填不滿,正所謂"水旱碼頭小都會,九曲黃河第一鎮"。
歷史的輝煌,留下了燦爛的文化。磧口古鎮的主要景點有"古鎮風韻"、"水旱碼頭"、"臥虎龍廟"、"黃河漂流"、"二磧沖浪"、"麒麟沙灘"、"黃河土林"、"紅棗園林"和以"西灣民居"為代表的一批具有黃土高原建筑特色的晉商"老宅院"。古鎮依然古色古香,腳下是石板路,兩邊是高圪臺,房檐連著房檐,店鋪挨著店鋪。門對門,窗對窗,夜間屋里說話,對面總能聽得清楚。老店鋪、老字號、老房子上有明清風格的磚雕、木雕、石刻,到處是文化,遍地見藝術。漫步在五里長街上,仿佛穿越了一個時空隧道,一下走進了歷史,一切都那么悠遠、深沉、厚重。
磧口古鎮的街道、店鋪是清代山區傳統建筑的典范。主街道順著臥虎山,從東開始,沿湫水河西去,再逆黃河北上,時曲時折。更有趣的是,古鎮后街只有200余米,卻轉了十八道彎,這些建筑完全依地形而建,街道都用石頭鋪砌,店鋪都是平板門,門前都有高圪臺。在磧口古鎮主街道南有二道街、三道街,一條比一條短,行成了磧口古鎮的商業街道。
據記載,磧口店鋪大規模修建是從清乾隆年間開始的,道光年間,全鎮已有店鋪60余個,到民國五年,店鋪林立,除本縣外還有包頭、河曲、綏德、府谷、孟門、汾陽、孝義、介休、平遙等地人開的店鋪,多達204家。
今天,積淀深厚的歷史文化古鎮、奔騰不息的華夏文明發源地黃河、山巒起伏的黃土高原讓綺麗的自然風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 店鋪和住宅群在磧口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形成了以磧口古鎮為中心的磧口旅游區,并獲得了省級風景名勝區、首批省級地質公園、首個省級旅游扶貧試驗區等稱號,磧口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磧口古鎮豐富的旅游資源和厚重的黃河文化,已被越來越多的人們認可。來磧口考察的國內外專家認為:磧口是思想家的殿堂,旅游家的勝地,企業家的金庫,藝術家的搖籃。1999年,省政府命名磧口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后又獲得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稱號。
來山西,您可以在選擇五臺山、大同的同時,再留一兩天時間,再看看古樸的古渡磧口。
我們為您量身定制旅游線路。
關注五臺山神舟旅行社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山西旅游詳情。或致電0350-6543333